2011年8月6日,意大利超级杯决赛在中国国家体育场鸟巢举行。凭借伊布和博阿滕的进球,AC米兰2-1逆转国际米兰夺得队史第六座意超杯冠军。该役吸引了数万球迷,令现场座无虚席。回顾近年来欧洲豪门在中国踢过的所有比赛,九年前的那场超级米兰德比依然是豪门中国赛的巅峰。
近年来,豪门中国行已经成为欧洲大牌球队利用赛季前的时间来到中国踢热身赛、参加商业活动的一项固定行程。商业合作方搭上球队的流量顺风车,一边挖掘球迷用户,一边扩大品牌影响力。而对球迷来说,足不出户就能近距离观赏到自己心爱球队的比赛,获得更便捷的追星机会。今年受新冠疫情的影响,欧洲豪门将无法赶赴海外捞金,这对于中国球迷来说似乎是一个不完整的夏天。
众所周知,中国职业足球在1994年开始职业化,迄今为止不过26个年头,而中国的国际商业足球赛也同样如此。1994年5月,中国队在北京工人体育场4-2大胜桑普多利亚,这支来自亚平宁半岛的球队成为了第一支在中国尝试商业足球比赛的欧洲俱乐部。次月,北京国安坐镇工体2-1战胜了彼时由卡佩罗率领的AC米兰队,球迷一时沉浸于“工体不败”的虚假繁荣之中。那是中国球迷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到欧洲豪门球队,由此正式揭开了豪门中国行的帷幕。当欧洲俱乐部看到了在中国踢商业赛巨大的利益空间,人人都想在这片广阔的市场里分一杯羹。于是,欧洲稍有名气的球队都一窝蜂涌向中国,难免水平参差不齐甚至出工不出力。中国球迷对此不再买账,国内的足球商业赛也一度陷入低谷。
直到2003年,以罗纳尔多、贝克汉姆、齐达内、菲戈等一众超级巨星领衔的“银河战舰”皇家马德里登陆中国,豪门中国行才再次点燃了中国球迷的激情。彼时,皇马4-0血洗中国“龙之队”,但近距离欣赏了世界级球星表演的中国球迷甘之如饴,毕竟那支皇马代表了世界足坛的顶级水平,就连坐镇主场的国足球员也早将赛果抛之脑后,而是珍惜来之不易的与大牌球星正面对话的机会。当全场比赛结束时,中国球迷和球员皆纷纷涌向皇马巨星们,包括李毅、孙刚等在内的国足球员们与皇马球员合影、交换球衣。经年之后,我们再回忆那年的皇马中国行,率先想到的恐怕是罗纳尔多肖像权被侵犯,莫名其妙成了“金嗓子喉宝”代言人。不过,这也间接说明了皇马访华在商业层面上的成功。
2003皇马中国行得以成功的原因简单粗暴,银河战舰坐拥豪华巨星阵容,即便是来中国参加握手拥抱会也能赚得盆满钵满。皇马与中国队的比赛无人在意结果,对于中国球迷来说那就是一场彻头彻尾的追星狂欢。2011鸟巢米兰德比能够成功则有两方面原因:首先,上世纪九十年代意甲鼎盛时期在中国积累了大量球迷,而AC米兰和国际米兰这对百年豪门同城宿敌也从来不缺乏话题。其次,意大利超级杯是意甲联赛冠军与杯赛冠军之间的较量,这项有名有姓的正规赛事无形之中避免了球员出工不出力的现象,比赛质量有保障,自然能赢得球迷的心。因此,那场比赛才得以创造了竞技性和商业性的双重成功。事实上,早在2009年8月,国际米兰对阵拉齐奥的意大利超级杯决赛就已经在鸟巢上演,而两年后米兰双雄会师决赛则是彻底点燃了鸟巢。继意大利超级杯在中国的成功试水后,法国超级杯也随之来到“鸟巢”。不过逐渐地,像“超级杯”这样有名分的比赛也已经无法满足商业需求,因此,诞生于北美的赛事“国际冠军杯”在2015年便进入中国。
可以肯定的是,中国拥有不逊于任何国家的狂热球市,豪门中国行活动需要兼顾俱乐部的利益与球迷的情绪,这对于运作商业赛的主办方来说无疑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 2016年因鸟巢草皮问题而临时取消的曼市德比令球迷怨声载道,2017年阿森纳与切尔西的伦敦德比赛前肯尼迪辱华事件的发酵……商业赛固然商业,但也体现了一家体育公司承办赛事的专业能力。去年国际冠军杯中国站有两场比赛,分别是在南京举行的意大利国家德比尤文图斯对阵国际米兰,以及在上海进行的英超内战热刺对阵曼联。四支球队在欧洲足坛的地位毋庸置疑,但这种“商演”性质的比赛总有种强行热身的感觉,即便是强强对抗也缺乏火药味。
无论是欧洲俱乐部还是中国主办方,都应当改变“中国人傻钱多”的印象,球迷的钱或许好赚,但豪门中国行不是一锤子买卖。如果欧洲的豪门球队想在中国市场实现可持续盈利,务必维护好球迷。在豪门中国行已趋渐成熟的今天,市场早已对其设立了一道门槛,粗放式捞金的年代已经过去,俱乐部与品牌方需要精耕细作、专注于赛事本身才能让球迷心甘情愿地买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