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势足球总是可以吸引人们的眼球,而那些高举进攻大旗的教练和球队在每个时代自然都备受推崇。与防守型WM一齐出现的还有一种更为侧重于锋线变化的主流变阵,依照球员攻击时的球场位置分布来看,这种阵型可被定义成3-3-4。
与吉米-霍根志同道合的胡戈-迈斯尔奠定了奥地利足球一个时代的主基调,在他的打造下,”神奇之队”的名号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享誉世界。战术领域中,迈斯尔对辛德拉尔位置的灵活运用也让奥地利在进攻端尽显华美。
作为世界足坛第一个绝对意义上的巨星级球员,辛德拉尔的个人能力自然不必言说,“球场莫扎特”的外号便是对其踢球风格最好的诠释。技术出众的辛德拉尔在进攻中有着灵活的选位,正是这一特性使得迈斯尔在排兵布阵时给予了其很高的自由度。
在那时奥地利的比赛中,辛德拉尔会时时回撤拿球或者拉边接应,在迈斯尔的战术架构中,这位顶级球星也肩负着串联球队进攻线的重任。在那个时代,对辛德拉尔人盯人的盯防是所有球队的共识,所以当辛德拉尔的位置移动时,对方的一名防守球员也必然会紧紧跟随,这样的情况也使得辛德拉尔可以有效地拉伸对手防线。
回撤后的辛德拉尔为球队前场球员赢得了更为广阔的进攻空间,迈斯尔也因此安排身材壮硕的乌里迪尔和球风锐利的比坎作为进攻端的双箭头,三人的攻击组合也正是那时奥地利队可以屡屡将对手击垮的第一利器。
如果将那个时代的3-4-3战阵称之为防守型WM,那么3-3-4无疑是教练员们进攻思维的分明体现。在奥地利“神奇之队”的故事偃旗息鼓后,“多瑙河流派”的硕果接踵而来,当匈牙利队以水银泻地的打法席卷整个欧洲之时,所有球迷和足球从业者都将这支球队视若标杆。
作为匈牙利足球黄金时代的掌舵人,塞贝什是一位以博学善思著称的教练,他善于对不同风格的球队进行分析研究并不断取长补短丰富自己的战术体系。从1950年6月4日起至1956年2月18日,匈牙利队在国际赛场上取得了43胜7平的不败战绩,正是在那一时期,“黄金之队”的名号就此叫响。
彼时匈牙利最具代表性的一场比赛当属1953年做客温布利横扫英格兰一役,在那场比赛中,塞贝什让全世界看到了什么叫流动性进攻,当锋线箭头希代古提每每游弋至中场时,英格兰固化的防守在疲于应对中显得非常混乱。
希代古提的位置回撤是那一时期匈牙利队的常备应敌手段,很多足球研究者也将此作为前腰踢法的起点。那时,传球能力超强的希代古提犹如移动的进攻支点,在他于中前场从容游走时,普斯卡什、柯齐士、布代、齐博尔也总会呈现出四箭齐发的态势,匈牙利的强侵略性进攻打法也因此落地生根。
纵使WM阵型有着灵活性极佳的优势,但要想打出更多变化,很多时候对球员个人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当然,足球世界中类似辛德拉尔、希代古提这种能力超群的球员实在是凤毛麟角,所以那些有着务实思维的教练也开始追求更为稳妥的战术架构,有关这一方面故事我们接下来再进行讲述。